焦点热文:洱海之源“水清岸绿”的生态实践

2023-02-06 17:08:08 来源:掌上曲靖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坚持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推动洱海源头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奋力绘就出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洱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的水(2月3日 摄)。新华网 吴丹 摄


【资料图】

扛起源头责任 强化精准监督

在洱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这里每天收集处理着洱源县城以及周边15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服务人口约3.8万人。“在洱源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我们启动了水厂扩容及出水水质提升工程,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洱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尹学平介绍。

在洱源县邓川镇邓北桥湿地,这里风景优美,水面清澈。洱源县林业和草原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建文介绍,邓北桥湿地的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了该片区的水体循环,切实减轻洱海污染负荷,有效改善入洱海水质。

“洱源是洱海源头,是洱海上游重要补给水源和重要生态屏障。”洱源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杨树君介绍,自“湖泊革命”启动以来,洱源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持续跟踪问效,以有效监督推动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西湖(1月30日 摄)。新华网 李晶晶 摄

治理面源污染 守护一湖清水

在洱源县右所镇西湖生态搬迁安置点,排列整齐的新房映衬着青瓦白墙熠熠生辉,农家小院装修别致,窗明几净。自西湖居民生态搬迁项目开展以来,不仅西湖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村民的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活在西湖附近的村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岛上群众生产生活对西湖直接污染严重,导致水质不断下降。为保护洱海、恢复西湖生态环境,洱源县对西湖6村7岛900多户居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西湖生态搬迁既是保护洱海、恢复西湖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西湖生态搬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明华介绍,西湖搬迁安置点正按照特色小镇进行布局和建设,突出白族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饮食业等,为做好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畜禽粪污收集车(1月31日 摄)。新华网 李晶晶 摄

牛粪变废为宝 生态养殖蹚新路

奶业,是洱源县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奶牛养殖的粪便污染给洱海保护造成较大压力。为从源头化解养殖与污染的矛盾,洱源县不断加大洱海流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力度,让牛粪变成有机肥的同时,洱海的面源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李春喜是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废弃物收集部工作人员,每天6点,她准时出门,挨家挨户收集牛粪。一天下来,李春喜能收集2吨牛粪。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李春喜的工作逐渐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此同时,李春喜对洱海保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大量经过初加工的牛粪进入混合配料区,经发酵、翻搅、陈化、投料、筛分、装袋等工序后,最终成为生态有机肥。”云南顺丰洱海环保公司废弃物收集部部长杨松雄说,“目前,我们在洱海流域建设了25座有机废弃物收集站、4座大型有机肥料加工厂。”

目前,洱源县已完成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搬迁和限养区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成18座畜禽粪污收集站,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6万吨以上,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新路。(完)(康静 李晶晶 吴丹)

标签: 污水处理厂

上一篇:
下一篇: